《台灣文學研究》第九期內容共收錄四篇學術論文,並以專題形式紀錄了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於2015年10月份所舉辦「反抗運動與文化再現」國際學術工作坊之討論實況。以「反抗運動與文化再現」為主題,本活動共組織了四場座談,在青年佔領運動與反抗全球化的脈絡上,分別針對日本、香港、南韓、台灣四地近來接連爆發的大型抗爭現象進行探討。
近兩年內在東北亞地區冒現的青年運動,面對四地之間彼此交疊的歷史淵源,以及整體東亞地區在當代所共同面臨的新自由主義形勢,幾位來自不同地區與學科領域的公共知識份子與學者,於會中特別關注到青年流行文化與網路社群在運動過程中所扮演的媒介角色。這些形式多元且流通迅速的載體,正以另類形態建構有別於傳統知識生產路徑的感知框架,並形成所謂的「新舊差異」或「代溝」。透過跨世代、跨國界青年運動組織經驗之比較,本次工作坊嘗試凝聚一個地域性的集體視角,沿著相互承認的歷史軌跡前進,在共同的經驗基
礎裡尋求更加深刻的理解契機。
學術論文部分,洪敍銘〈台灣推理小說的「本土」界義及「新本土/新本格」發展〉針對一九八○年代以降台灣推理小說的典律建構軌跡加以梳理,就「推理」文類與「本土」情境的交涉狀況進行討論。林運鴻〈當代台灣小說中的資本主義體制〉針對都市化、國家與發展
、跨國資本、階級衝突等主題面向,對於台灣當代小說中所敘寫的「資本主義體制」加以分析,透過文學內容與社會發展史之間的參照比對,描繪出台灣當代小說在「階級」議題上的獨特景觀。蕭怡姍〈日治時期《台灣日日新報》中日人台灣行旅圖文研究――以小林松僲〈花不見日記〉為例〉,以小林松僲畫作與日記於日治官方報刊上的連載與轉譯軌跡為研究對象,探討這些關於殖民地風土的圖像與文字,如何在論述過程中被賦予啟蒙教化意義,進而跨越外貌差異,將生長於竹子湖的櫻花,漸次轉化為日本帝國的認同象徵。謝世宗〈愛
情、性與婚姻的政治經濟學――再論楊青矗的小說〉以愛情情節為主軸,針對楊青矗作品中關於台灣社會政經狀況的描寫加以重探,透過其小說中的「反羅曼史」特徵,為楊青矗作品既有的寫實主義評價拓展新的可能性。
本人在成大台文系開設影像工作課程近十年,本次加入編輯陣營,感受到跨學科對話的可能性,期待本刊能為跨界研究注入新力。(曾吉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