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4日 星期一

編輯室報告(第5期)

編輯室報告(第5期)
   復刊後的《台灣文學研究》持續在兩年間穩定出刊,這對重新出發的成大台文系學報而言,格外令人歡喜。這一期來稿達二十多篇,感謝所有踴躍賜稿的學者們,其中難免有遺珠之憾,然而這也顯現出本刊審查機制的嚴謹。

    本期共刊登八篇文稿,首先是詩人葉維廉先生的特約稿Classical Taiwan Poetry這是葉先生在美國加州大學為大學生介紹臺灣古典詩時英譯的作品,內容涉及台灣傳聞、歷史人物、詩體承襲轉用、台灣風俗等;在台灣文學努力向外譯介的今天,葉先生的嘗試值得矚目。研究論文共有七篇依時代先後排序〈千態萬形,莫可擬仿:清代台灣與地〈擬鮑明遠舞鶴賦〉試析〉一文以清代賦家曹敬的「擬古賦」為起點,透過「互文性」的角度,探索台灣賦的書寫,既有本土的特色又可以放在清帝國賦學的脈絡下進行比較分析,為「台灣賦」的研究拓展視野。社群的「現代」意義:以「櫟社」其詩人作品為研究中心〉一文,嘗試從吸納現代新知,產生領先時代的意識與行動之面向,探索日治時期傳統漢詩社「櫟社」所可能開展出的現代意義。〈失傳的廖添丁——全本《臺灣義賊新歌廖添丁》中的庶民話語〉,透過文獻考索,披露新發現的全十二本廖添丁歌仔冊,從中勾勒1950年代臺灣人心目中「義賊」廖添丁的形象,透顯了庶民內心對正義公理的想望與期盼。〈歷史的演替與書寫權力──論泰雅族神話與文化的再現問題〉一文以「歷史如何再現」的提問出發,探討泰雅族文化、文學書寫、霧社事件漫畫等再現過程中所呈現的書寫權力問題,並重新思索文化詮釋與建構中,創作者個人與文本之間的關係。至於〈缺憾還諸白氏父子:為「白崇禧與將軍題聯」拾遺補綴〉與〈行方不明:白色恐怖與戰後台灣知識份子的認同軌跡〉兩篇都涉及戰後白色恐怖所可能產生的扭曲與錯謬不管是來自中國的將領白崇禧或台灣知識青年楊德宗,都在政治的巨大陰影下,抱著遺憾與惘惘的傷痛,瘖啞乃至缺席了。透過文獻史料、口述訪談的增補,兩文皆嘗試勾勒戰後來台/在台人民的受難記憶及其精神軌跡,可以相互參照。〈「我是棄」──論駱以軍《棄的故事》之主體認同與遺棄美學〉一文從精神分析學說的「主體理論」,解析駱以軍詩集《棄的故事》裡的主體重建;並借鑒「賤斥理論」討論駱以軍如同透過「不斷遺棄」與剝開「髒污」的詩語書寫,成就其「遺棄美學」。


    總體說來這一期學報內容相當豐富從清代、日治到戰後皆有論文探討,作者涵括了老、中、青三代;論文內容跨越了精英/庶民、漢人/原住民、古典/現代……為台灣文學與文化的研究開展了更多的可能。最後要謝謝與我一起擔任主編工作的吳毓琪,以及編輯委員會的同仁:王右君、游勝冠、廖淑芳、鍾秀梅諸位老師,幫忙審閱英文摘要的吳玫瑛老師,還有先後擔任編輯助理的許芳庭、陳瀅州兩位優秀的年輕朋友,由於大家共同的努力與承擔,讓第五期學報得以順利出刊。施懿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