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襲來陣陣涼意,秋天是農民收穫的季節,也是學術社群半年的研究成果展現。《台灣文學研究》第六期,在編委會成員、審查委員與編輯助理團隊耐心的討論、審閱、修訂與編排下,終於出刊了。
本期論壇收錄了2013年10月18、19日由本系所舉辦的「台灣文學研究的界線、視線與戰線」國際研討會部分精彩的內容。該會議由前系主任廖淑芳組織而成,她以最大的耐心,鍥而不舍地帶領師生團隊完成這場艱難的會議。活動聚集了海內外各方大師,從國外遠道而來的如革命家與精神分析師法農(Frantz Fanon)的女兒米海兒‧法農(Mireille Fanon Mendès France)、印度著名學者瓦戡卡爾(Milind Wakankar)、來自西安的葛蘭西權威陳越等人,為大會提供了人文研究的「界線、視線與戰線」的思考。
在此會議基礎上,本期專題選擇「殖民主義」與「庶民研究」為主要議題。法農基金會負責人米海兒‧法農的專題演講稿〈殖民主義未爆彈暨新型態殖民主義〉,闡述新殖民主義透過跨國企業、國際銀行和金融大財閥,讓北方發達國家國家在全球化進程中繼續鞏固既定世界秩序,地球被切割成少數富人與多數窮人的世界。米海兒認為反抗是不可免的,呼籲重新召喚法農當年對抗宰制、剝削、異化機制的思想武器,團結面對一個荒謬、罪惡的社會、政治、經濟體制。
本刊「庶民研究」專題,邀請到印度庶民研究很重要學者瓦戡卡爾談論〈印度―伊斯蘭千禧年中的聖人卡比爾〉。他深入探問宗教性(religiosity)在「非事件」(non-event)的反抗行為中的意義,探討其如何在歷史上構成一個「時節」(moment)使得部落原住民意識覺醒,以及原住民如何從個體性(individuality)生成階段進入到「政治社會」(political society)之中。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丘延亮的評論指出,瓦戡卡爾的研究正可以提供台灣與華南地區在歷史上以宗教為名的農民反叛事件的另一種思路。
陝西師範大學陳越副教授所貢獻的〈如何思考人民?論葛蘭西「民族―人民的」概念〉一文,探究庶民(subaltern)的有機知識份子的「雙重立場」,即以社會集團(階級)在「民族―人民」的過程中,唯有「底層階級」才有能力書寫他們的歷史,尤其是解放他們的歷史。本校中文系副教授萬胥亭評論陳越教授,認為人民―民族的統一辯證需建立於自由主義與馬克思主義迂迴複雜的理論與實踐的脈絡思考,以「文化領導權來追求民族統一,人民獨立自主,他要展現的是一種人民的創造精神」。
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副教授廉兮所發表的〈庶民視角的教習踐行:邊界文本與抵殖民的家園政治〉一文,為多年來研究者在花東地區從事邊緣群體行動研究的成果。廉兮認為庶民視角的教育是多層次的政治運動,其間既是爭奪詮釋權的,也要以庶民的家園作為抵抗殖民的反抗基地。輔大應心系教授夏林清、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丁乃非教授也分別回應了廉兮教授的研究教習踐行。
論壇與專題之外,本期收入四篇研究論文,分別是賴松輝的〈文學鬥爭、文學武器論、文藝大眾化——論賴明弘的普羅文論及其內在衝突〉、簡中昊的〈日治初期警察官眼中的台灣原住民形象——以〈生蕃探險記〉為例〉、阮美慧的〈知性的對決/孤絕的存在:一九五、六○年代白萩的詩論、詩作對「現代詩」寫作的擴展與延伸〉、與樊善標的〈從香港《大公報‧文藝》(1938-1941)編輯策略的本地面向檢討南來文人在香港的「實績」說〉。這些研究論文都展現了她(他)們的研究貢獻。
本期特稿邀請到法國巴黎第八大學哲學系名譽教授布洛薩(Alain Brossat)的〈國姓爺 異托邦〉專文。布洛薩這篇文章是為2010年在法國巴黎大學所舉辦的「思考十七世紀戰爭」研討會而寫,他高度評價鄭成功與荷蘭人的戰爭,深入分析國姓爺所建立的「漂浮主權」,為台灣史與台灣文化研究帶來新的思考。學術動態報導部分則為本系博士生陳筱筠的〈注目:重探一九八○年代香港文學〉一文,分享一九八○年代之後香港文學的發展。
本期順利出刊,要感謝研究者的努力與審稿人的細心,同時這份工作是集體努力的結果;編輯委員會成員施懿琳、游勝冠、廖淑芳、王右君、和吳毓琪老師,與編輯助理王維碩、劉庭彰的貢獻。最後,要感謝長期協助本系法文翻譯的羅惠珍與林深靖,她(他)們都嫻熟歐洲文化與政治,也都是文化評論工作者,長期為「亞洲週刊」撰稿。
(鍾秀梅)
(鍾秀梅)
Play Store Google’ın android ugulama ve oyun indirme merkezidir.
回覆刪除play google indir
Bazı android cihazlarda play store kurulu olmuyor, ya da eski sürümde kalabiliyor.